《水文地质学基础》是随着"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的成立、演变而不断发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精品课程网址链接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伴随国家建设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也是水文地质学科和教材建设的过程,即:早先的课程形成与建设期,中期的课程体系完善期,后期发展期。
形成期与建设期:从专业创立的1952年开始,课程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水文地质学家王大纯先生就在原北京地质学院开设并讲授了《普通水文地质学》,并于1960年9月正式出版了《普通水文地质学》教材,这也是国内水文地质学领域第一本教科书,后有一次再版。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在原苏联的学科模式下,进行消化吸收,建设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的完善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水文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从实践中对水文地质学理论与应用有了较大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宜我国国情与教学规律的认识,《普通水文地质学》教材有了较大的改进,课程更名为《水文地质学基础》,相应地1980年出版了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教材《水文地质学基础》,1985年再版。1987年《水文地质学基础》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1992年《水文地质学基础》获第二届地质矿产部高等地质学校优秀教材。
从改革开放初期起(80年代初),"水基"组就开展了以"学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思想的教学研究,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实验实习、课堂讨论)。在多年教学改革的探索中,90年代初又提出了"动态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对同类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重实践的思想指导下,积极研制教学仪器和设备,自己动手研制、改进仪器,开创水文地质学的实验内容,实验教学仪器在国内最齐全。自制的教学仪器被国内十余所大学和相关的科研院所选用,并引起国外学者广泛关注与赞扬。同期,水文地质学实验室曾经获得获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系统先进集体。
课程发展期:进入90年代中后期,新的思想与技术大大推进了学科的发展,在不断创新中,本课程的结构、内容与方法,在"地下水系统理论"框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教材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进行了再次编写,形成1995年《水文地质学基础》的第三个版本。新版教材继续保持了课程的经典,发行量也达到国内同类教材之首,教材建设得到国内同行的普遍认可,也被全国同类专业所使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也成为学校首批通过的一类课程之一。
近几年来,课程组结合学科发展与市场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新一轮的教学研究项目"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内容-过程整体优化与实践"中,提出了"参与式"教学法,贯穿"学为主体、互动教学"理念,探讨了开放式(增设开放与设计式实践内容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程的发展期,也是水文地质学由侧重"水资源与工程应用"向水资源与环境和水资源与生态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转变时期,"十一五"新编教材也将更加体现,多学科方法交叉和地下水与生态环境的理念(或可持续发展观),从大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学习和理解地下水科学。
在发展期,课程组仍然继续进行实验课程的研究,使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与讲课学时达到1∶1.5,实验课内容齐全,共开设5次实验课,5次实习课,有配套完整的实习实验讲义(正式出版的教材),部分教学仪器已经进行了第三代和第四代改进,还建有2个可供设计性开放的实验。
综观课程发展历程,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取得了"学为主体,培养能力"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89年);"注重信息反馈,实施动态教学" 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为学校首批一类课程;2007年《水文地质学基础》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内容-过程整体优化与实践"获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在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得到锻炼与发展,课程主讲教员也成为水文地质学科的专家。主讲教员张人权、许绍倬、高云福、梁杏和郭会荣老师在教学与教研中,先后多次获得"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学校优秀教师等荣誉。课程组成员发表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与先进的表彰。此外,课程组教员还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与省部级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专题研究项目,将科研成果如,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与应用,地下水系统划分,包气带土壤水与土壤水资源,裂隙水与裂隙系统等系统研究方法等,最先引入到教材与教学实践中,保持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前沿性和先进性。在科研中,课程组成员先后获得省部级二、三等奖项20多人次。